行业新闻

集运欧线价格连涨10周 航运板块强势依旧?

​运力紧张格局难改,集运欧线价格连涨10周

7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显示,欧洲航线运价再创年内新高,达到5353.02点,较前一周上涨12.3%。自4月22日以来,欧洲航线已连续10周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51%。

据货代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提供的信息,7月上旬,从上海港或青岛港出发,运往荷兰鹿特丹港的40英尺集装箱现舱报价普遍在8000美元左右,最高接近9000美元,相比5月中旬的价格提高了约1倍,相比去年11月红海供应链危机爆发之前的价格提高了超过5倍。
海运.jpg

多家航运巨头仍在持续宣布调涨7月运价。例如,丹麦船公司马士基宣布,从7月1日起,从远东前往西北欧的FAK费率(均一运费率)将上调。以鹿特丹港为例,20英尺箱和40英尺箱的报价分别从6月下旬的3325/6500美元提涨至5000/9000美元,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法国船公司达飞也公告,从6月20日起,对所有亚洲港口至中东海湾、红海和印度次大陆的集装箱征收旺季附加费,每20英尺干箱和冷藏箱征收1000美元,每40英尺干箱和冷藏箱征收2000美元。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陈宇灏指出,班轮公司拥有实时装载数据,因此能提前于其他机构感知市场变化。班轮公司连续上调运价背后,是有实时的货量支撑。此外,红海供应链危机导致班轮公司不得不调派其他航线的较小船只来完成欧地航线,供给侧因此收紧。

业内普遍认为运价尚未见顶,但进一步提升空间需关注下游的承接能力。陈宇灏表示,7月和8月是我国对欧洲出口的传统旺季,运价因此获得强支撑。去年5月至12月,欧盟经济萎靡,形成较低基数,而今年欧盟的宏观指标和情绪正在好转,还有欧央行降息、欧洲杯和巴黎奥运会等积极因素。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扩大出口贸易,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
货车1.jpg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员黄柳楠认为,舱位紧张是支撑运费增长的核心动力。6月运力因红海问题导致船舶延误而进一步收紧,船公司面临船舶无法按时返回港口的情况,导致被动空班。在需求侧,欧美多个行业正处于补库周期,耐用品消费如家具、家电、塑料及其制品进入补库阶段。

黄柳楠表示,整体来看,供应端的运力填补或在2024年底才能完成,在此之前,除非需求侧出现较大收缩,否则市场可能仍处于多头格局,价格易涨难跌。因此,对于下半年的运价,我们暂时保持乐观。

然而,也有产业界人士表达了担忧。他们表示,当前下游货主对高运价感到不满,许多低货值的货主已经选择不出货,因为无法承担运价上升的成本。目前,欧线40英尺大柜超过8000美元的运价已是部分货主承受的极限,未来持续高于这个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海运货2.jpg

微信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添加客服微信